我国科学家提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理论
时间:2023-05-20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作者:佚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减弱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AD的手段,对于其致病机制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家族遗传性AD的研究。然而,绝大多数AD患者是散发性的,具有完全不同的风险基因,且临床表现也具有多样性。两者是具有相同致病机制的同一类疾病,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这是该领域的一个核心难题。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在《Neuro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fferential and substrate-specific inhibition of γ-secretase by the C-terminal region of ApoE2, ApoE3 and ApoE4”的论文。该研究发现,散发性AD最大风险因子载脂蛋白E4(ApoE4)及其异构体的致病风险,与抑制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γ剪切活性相关,由此提出了ApoE4导致散发性AD风险的新理论。APP的γ剪切异常是家族遗传性AD的致病因素,该研究首次将两种阿尔茨海默病从致病机制上直接联系在一起,提示APP的γ酶切异常是两者共同的致病原因。该研究团队还发现,ApoE活性区域能够特异性的从源头精准抑制AD核心病理——异常淀粉样斑块的生成,具有治疗潜力。
综上,该研究一方面从理论上解决了争论已久的关于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关系的难题,为阐明两者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理论;另一方面则首次发现了一种特殊活性物质具有治疗AD的潜力,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euron》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gnwkjdt/202305/t20230518_1861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科学家发现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新途径
下一篇: 我国科学家提出药物设计新方法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