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烈性噬菌体与宿主菌的互作机制研究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时间:2023-05-20 来源: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大学承担的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烈性噬菌体与宿主菌的互作机制研究”进行了验收及成果评价。
项目从青海省牦牛粪便污水中分离到一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噬菌体vB_PmuP_Pa7(Pa7),是具有特异性高、潜伏期短、裂解效率高、耐受一定高温和酸碱环境的烈性噬菌体,为抗菌药物减量化研究提供了候选毒株;通过与青岛农业大学、日本宫崎大学合作,进行技术融合与创新,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Pa7是一株新型的T7-like噬菌体,基因组不含毒力因子和耐药性因子,未检测到tRNA基因,预测出了与噬菌体侵染相关的ORF11、ORF13、ORF23、ORF31编码的关键功能蛋白,表明Pa7具有开发为抗多杀性巴氏杆菌制剂的潜力;利用RNA-Seq技术对Pa7与宿主菌进行了研究,明晰了噬菌体主要功能基因的表达顺序和宿主对噬菌体侵染的转录应答模式;筛选到编码半乳糖-1-磷酸尿苷基转移酶、TRAP转运蛋白渗透酶、30S核糖体蛋白S17以及ABC转运体底物结合蛋白的4个高差异表达的关键互作基因,并通过RT-qPCR进行了验证。
项目实施期间,与青岛农业大学、日本宫崎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学术骨干2名,并在期刊《Veterinary Sciences》共同发表了学术论文1篇。
项目研究成果为研发安全、绿色的抗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新型环保制剂提供了技术支撑,对青海省防治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意义重大。
原文链接:https://kjt.qinghai.gov.cn/content/show/id/964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