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研究观测到量子导引的非马尔可夫动力学演化
时间:2023-06-03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许金时、孙凯等人,实验研究了量子导引在开放系统中的动力学演化,验证了非马尔可夫记忆效应在恢复量子导引过程中的作用。日前,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量子导引是介于量子纠缠和贝尔非局域性之间的一种量子非局域关联,描述了一方的局域测量影响另一方量子态的现象。其特有的方向性允许存在单向量子导引,即一方可以成功地导引另一方,反之却不行。目前大多数量子导引的研究都是在封闭的量子体系下进行的,而实际情形中,量子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通常会使系统的信息逐渐向环境耗散。然而,在非马尔可夫环境中,其记忆效应会使已耗散的信息从环境回流到量子系统中,具体回流的能力由环境的非马尔可夫度进行刻画,更高的非马尔可夫度意味着更强的信息回流能力。
在该工作中,研究组实验制备了两种不同非马尔可夫度的环境,研究了量子导引在耗散环境中的动力学演化,实现了多测量方向下系统状态从最初的双向导引到单向导引以及不可导引的耗散过程。
研究组进一步实现了在较高非马尔可夫度环境中的量子导引恢复,验证了环境的非马尔可夫度越高,对应的记忆效应越强,对量子导引的恢复能力也越强。另外,研究组还观测到可导引量子态逐渐演化为具有纠缠但不可导引的量子态,证实了量子纠缠和量子导引之间的层级关系。
该成果展示了非马尔可夫记忆效应对于开放系统中量子导引动力学演化的影响,加深了对量子导引方向性的理解,也为其在开放量子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记者王敏)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16017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