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科技下田促增收
时间:2023-06-10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记者走进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刘娟种植合作社,连片的西兰花犹如一片碧绿的花海。数十名工人来回穿梭,忙着采摘、装筐、装车。
小小西兰花,科技含量大。“首先,选种就有技巧。根据季节气候,我们会有针对性地种植耐寒和耐热品种,一年种春秋两季。”刘娟告诉记者。她是双鹿村党委书记,也是科技特派员。
“只要打开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就可以自动浇水施肥。”刘娟一边介绍,一边弯下腰,拨开西兰花叶片。记者看到,在西兰花根部有一根黑色滴管。
作为科技特派员,刘娟非常注重科技在农业上的运用。为提高产业发展科技水平,合作社积极与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2017年,刘娟得知有近千名村民在浙江温州做蔬菜生意,决定成立合作社,流转300多亩地种植蔬菜。如今,合作社已流转土地3200亩,其中种植西兰花2600亩。
“我在这里务工3年左右,平时负责基地的工人管理,一年差不多4万元收入。这里离家很近,来回方便。”当地村民鹿文领说。
刘娟介绍,合作社常年带动230余人在基地务工,特别忙的时候,务工人员可达四五百人。2022年度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239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务工收入近300万元。
今年以来,蒙城县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助力“三农”发展。通过动态建立科技特派员“需求库”,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四新”成果转化;持续加强农业科技项目库建设,建立动态科技特派员项目和示范基地培育库。
通过建设冷藏库、冰厂、仓库等,刘娟种植合作社实现蔬菜产品冷藏保鲜、冷链运输,提高了产品新鲜度等;同时,还研发出西兰花面条、西兰花脆等产品。
截至目前,蒙城县共有各级科技特派员551名,其中高学历人才(博士及以上)占比14.9%,由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33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230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760万元。(记者 汪永安 鹿嘉惠)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16223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福建漳州提升“双创”服务水平 获批2家国家级孵化器
下一篇: “稀”引龙头 “链”成产业
最新信息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