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管理

一箭四十一星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3-06-18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卫星数量从0到100、重量从重到轻,成本从高到低……自2015年以来,长光卫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终于在6月15日完成了百星飞天的梦想。

  41位“乘客”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创下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108颗,以现有在轨卫星测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5—37次重访,为农业、林业、气象、海洋、资源、环保、城市建设以及科学试验等领域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卫星“减肥”:从巨无霸到小玲珑

  在确认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运行正常后,“吉林一号”高分06星总设计师贺小军走进了新闻发布会现场。

  直到此时,他提着的心才略微恢复了平静。就在1个多小时前,41颗卫星先后分七次完成分离,每组卫星分离时间持续三至五秒,每组分离间隔十秒左右。“此次发射对卫星和火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分离时序以及对卫星力与力矩的控制,以保证每颗卫星都能顺利、安全地进入预定轨道。”贺小军说。

  8年前,同样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吉林一号”卫星是400多公斤的“巨无霸”;而如今的高分06星体重仅有20公斤,性能指标依然先进。

  卫星“减重”的背后,科研人员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在保证分辨率、幅宽等性能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同时,以高集成度的电子学系统及更精密的卫星结构,逐步降低整星的体积及重量。而重量降低意味着成本和运营费用的下降,这才有了今天一箭41星的耀眼时刻。

  一箭41星的发射,对运管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准备工作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了。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系统开发以及三轮运管系统的联试,涉及3个大的软件系统、4个卫星型号、41颗卫星、50套天线设备,确认了各系统功能、性能和接口匹配情况。

  “从技术层面,突破了大规模卫星遥测数据并行接收解析与可视化,卫星轨道确定并行与自动化,测控数传资源分布式计算与自动化等关键技术,为一箭多星发射的并行运管做好了技术和系统性准备。”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卫星运管技术研究室主任李峰说。

  向300颗目标进军

  这次发射,高分06A系列卫星多达30颗。贺小军介绍,高分06星去年才立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立项、研制、出厂到发射等环节。“这标志着我们从研发卫星转入了批量生产卫星,为后续更大规模组网奠定了技术基础。”贺小军说。

  这意味着,批量化生产卫星正在变成现实。此次发射成功后,“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108颗,标志着“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工程成功实现“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

  而长光卫星正稳步向更宏伟的目标迈进。未来,该公司将以安装一个全球无死角、全天时、全天候的太空监测网为目标,持续投入“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建设,预计2023年底前实现138颗卫星在轨,具备全球任意点10分钟的重访能力;2025年底前实现300颗卫星在轨,具备全球天覆盖的能力;进一步拓展高分辨红外、高光谱、SAR等多种观测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遥感数据产品;加快构建航天信息产业生态,依托航天信息产业园,逐步打造以卫星研发、生产及数据应用开发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记者 杨 仑)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xbl56/284966/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