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新闻:“三项改革”政策解读⑧|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时间:2023-06-18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2023年6月13日 群众新闻
2022年3月以来,陕西在75家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为进一步推动“三项改革”做实见效,形成“小切口大突破”的放大效应,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省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12月印发了《陕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以下简称《十条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十条措施》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省科技厅围绕《十条措施》进行了逐条解读,帮助各试点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进一步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政策规定
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提升高价值知识产权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培育发展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政策解读
1.因大部分高校院所项目在研发立项前、研发过程中没有经过专利导航分析,所以选择的项目研究方向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或低质量重复,从而导致没有合理的专利布局,没有形成系统的专利保护,在专利运营时,不能充分发挥价值。
2.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以及“卡脖子”技术领域,完善重大科技项目知识产权制度,构建完善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通过协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推行 “知识产权+”来保证科技成果创新链所涉及的专利导航、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高质量保护、专利成果价值提升、专利转化路径优化等关键环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效率,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模式。
3.建立秦创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检察保护中心等专业机构,从知识产权服务载体的架构、服务机制的建立、服务资源的培育等三个方面进行谋划,建立法律、知识产权转化服务业和产业链融合机制,推动法律、知识产权服务由碎片化服务向模块化系统服务转变,形成“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构建知识产权链条的保护体系。
政策亮点
1.在项目立项、研发过程中进行专利导航,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可以合理进行专利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从而避免重复性和低质量的研究,切实提升专利质量,达到集中优势资源提升高价值创造的目的。
2.站在企业和服务创新的角度,建立体系的法律、知识产权服务机制和平台,通过“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让企业快速体验“一站式”法律服务,尽快帮助企业解决法律、知识产权问题,节省更多的时间、资金成本。
原文链接:https://kjt.shaanxi.gov.cn/kjzx/mtjj/3091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