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公布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时间:2023-07-09 来源: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作者:佚名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公布了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介绍,临夏盆地发现的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分别是:世界上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的聚集地;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最早的稀树草原群落;最大的鬣狗——巨鬣狗;独一无二的和政羊;熊类的最近祖先——戴氏祖熊;最早的拟声鸟类——和政盘绕雉;保存最久远的蛋白质;最大的马——埃氏马。其中,保存最久远的蛋白质是指在临夏盆地发现早于650万年前的鸵鸟蛋化石中检测出的蛋白质序列,这早于非洲坦桑尼亚380万年前的鸵鸟蛋化石中保存的蛋白质。
临夏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该地区拥有发育自青藏高原隆升以来不晚于3000万年的连续的沉积地层,记录了多尺度、多维度的重要科学证据,是重建环境变迁和生物演化的一个天然实验室。在此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爬行纲、鸟纲、哺乳纲,超过250个属种,其中含有80多个新属种。
邓涛介绍,早先临夏盆地拥有六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其中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因最新发现于西藏的古化石将这一年代向前推移而被剔除。此次又新增了包括世界上保存最久远的蛋白质等五项世界之最。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6-06 第01版:今日要闻)
原文链接:https://kxjs.tj.gov.cn/XWDT4045/KJDT555/202306/t20230620_63277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