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验做法获中办、国办发文通报
时间:2023-07-09 来源:河南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省科技厅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抓手,有机整合项目、人才、平台、服务等科创资源,切实支撑乡村产业振兴。2022年,共投入科技帮扶经费1.63亿元,开展技术服务7.5万余次,培训群众103万余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4000余项,培育壮大了兰考蜜瓜、卢氏食用菌、宁陵酥梨等61个地方特色产业。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情况的通报》中以清单形式通报了61项典型经验做法。我省共2项典型案例被通报,其中“河南省实施科技特派员‘五个一’工程,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添智”入选,主要经验做法是:
一、选派一个服务团,全链条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根据县(市)提出的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靶向选派由院士、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和受援县县级领导任双团长的61个省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开展生产、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强化产业支撑,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组建一个服务队,保姆式解决基层一线科技需求。整合省市县三级5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每县组建一支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全方位、精细化解决广大基层一线农户、合作社、中小企业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需求,实现全省脱贫村科技服务全覆盖,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实施一个科技专项,破解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以实施县(市)创新引导专项为载体,支持科技特派员与受援县开展密切合作,破解县域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引导、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四、建设一个科普基地,搭建基层人才培养平台。每县建设1家科普基地,每年每站支持10万元工作经费,保障各县常态化开展精准、急需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基层群众专业技能,着力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使其成为永远不走的科技特派员,实现一人带一帮、一业富一方。
五、成立一个工作站,构筑科技特派员服务之家。按照“引队入站,三级联动,党建引领,科技支撑”的原则,指导每县成立1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服务队全员入站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常态化收集基层技术需求,服务当地产业发展,实时了解受援对象满意度,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走深走实。
原文链接:http://kjt.henan.gov.cn/2023/07-07/27750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张锐会见平顶山市委书记陈向平一行
下一篇: 省科技厅党组举行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
最新信息
- 2025-08-13张兴赢会见广西电网有限公...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