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鲁渝协作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时间:2023-07-09 来源: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有了这台拖拉机,再搭配不同的农机具,水旱田地作业效率可高多了!”6月15日,在重庆市农科院国家级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举行了鲁渝协作乡村特色产业科技人才培训会。来自重庆各个区县的50名农机操作人员将通过此次的学习掌握农机具的使用知识,通过考核后获得操作证书。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支撑。近年来,重庆市累计完成土地机械化耕种示范改造面积100万亩以上,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532万千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和谷物烘干设备等大中型机具超2万台套,建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4752个。不过,由于重庆耕地“小碎散”、土地不集中等因素,加之会操作农机的人才偏少,导致“有机难用”现象突出。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对引导农民群众更好地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山东省科技厅挂职重庆市科技局的罗志全副处长介绍,鲁渝协作乡村特色产业科技人才培训是东西部协作的体现,由重庆市科技局主办,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农机驾驶技能、农机维修技能提升、种植业、无人机驾驶等4期培训班,共培训科技人才200名,通过理论培训、现场考察、参观交流、实操等培训,提升重庆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层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此次培训会上,不仅进行了技术培训,还展示交流了山东省及重庆市新机具、新技术、新产品。
“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我操作农机的技术,还让我能回到巴南带动更多的农机操作员。”来自重庆市巴南区的农机手沈武红说,园区有各种专业的农机,它们非常适合重庆耕地。
“我们立足重庆优势产业,注重实效,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将山东相关领域先进适用技术、经验模式在重庆实现落地应用,实现山东省及重庆市优势技术的有机融合。”负责此次培训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机研究所副所长李英介绍,此次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地带动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种植业、农机产业龙头企业以及科技致富带头人、技能能手。他们立足产业需要,同时利用重庆市农科院建设的国家级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鉴定基地等平台,通过此次培训做好农机人才培育工作,为重庆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原文链接:http://kjt.shandong.gov.cn/art/2023/6/27/art_13364_103079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新华社:山东到2025年培育壮大千家绿色高新技术企业
下一篇: 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最新信息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