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科技创新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建设
时间:2023-07-10 来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1)强主体-夯实经济“稳、进”基石。建立“市-县-企业”三极联动工作机制,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阶培育力度。2022年,德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85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75家,工业总产值达935.31亿元,营业收入共计1134.71亿元,同比增长15.86%,其中收入上亿企业109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9家(其中国家级20家),技术合同成交登记额22.17亿元,数据均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6月,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54家、申报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128家,技术合同成交登记额达3.5亿元。
(2)拓未来-政策“加码”服务“加料”。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对年度新认定、期满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今年将落实2022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2790万元。通过广泛摸排、定向推送、精准辅导等方式,成功帮助6家企业向上争取2022年度四川省基础研究投入后补助达910万元、2家企业争取2022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专项资金达1246万元、9家企业争取2022年度四川省研究投入后补助达372.4万元。市级“揭榜挂帅”重大攻关项目支持6家企业,9个项目立项资金480万元。印发《德阳市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后补助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对企业研发投入增量500万元(含)-1000万元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后补助奖励。
(3)搭平台-激活创新发展“强枢纽”。聚焦清洁能源装备,2022年成功重组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创建水能高效转换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大规模新型物理储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全省率先创建四川省先进水电装备创新联合体和四川省先进极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机械装备、通用航空,今年成功创建四川省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航空模锻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我市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载体分别为3家、17家、15家。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dy1/2023/7/4/55480af1bcd04046ac1a30ff80bf100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加强农业新型技术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德阳科技孵化联盟多举措助力创新创业发展
最新信息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