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内参

我国科学家实现蓝细菌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时间:2023-07-16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作者:佚名

  

  2023年6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光自养生物为底盘,基于天然光合作用直接实现了葡萄糖的合成。研究发现以模式蓝细菌藻株聚球藻PCC 7942为底盘,敲除其内源性葡萄糖激酶基因后,无需导入任何外源催化和转运元件,仅通过短期的适应性进化就能获得大量分泌葡萄糖的细胞工厂。结合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改造验证发现,工程菌株大量合成葡萄糖是因为其胞内存在稳定的“磷酸糖-糖”代谢循环,而葡萄糖激酶活性阻断导致葡萄糖的磷酸化“再利用”环节受阻,葡萄糖在胞内大量积累形成代谢压力;在适应性进化过程中,聚球藻基因组上synpcc7942_1161基因的一个单点突变(G274A)导致该基因转录大幅上调,并发挥葡萄糖外泌蛋白的作用,将葡萄糖分泌至胞外以解除胞内高糖压力。在机制解析的基础上,研究团队结合转录和代谢组分析,实施了系统的代谢工程改造和培养策略优化,最终将葡萄糖产量提高至5 g/L,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高了光驱固碳产糖技术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题为“Unlocking the potentials of cyanobacterial photosynthesis for directly converting carbon dioxide into glucose”。

  这项研究揭示了限制蓝细菌光驱固碳合成葡萄糖潜力的遗传与代谢因素,成功将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重定向至葡萄糖的合成和分泌途径中。基于相关发现构建了高效光驱固碳合成葡萄糖的蓝细菌细胞工厂,并为未来发展更高效的葡萄糖定向生产技术及工业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gnwkjdt/202307/t20230710_1869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