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海水提铀”技术研究获新进展

时间:2023-07-16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11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研究所陈长伦研究员课题组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偕胺肟复合材料用于海水提铀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日前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应用表面科学》接收发表。

  海水中铀总量约45亿吨,是陆地铀储量的1000多倍。基于偕胺肟基团修饰的高分子功能材料被认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海水提铀材料。但是,海水提铀材料面临的挑战是,偕胺肟基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受环境影响很大,实验室测得的吸附容量普遍高于真实海水中的吸附容量;官能基团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些接枝方法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受到损失;偕胺肟基复合材料对吸附选择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活化材料优势是活化材料表面,不会破坏材料体积结构,待修饰单体不需要保护,具有高效、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能量可以打开这些共价键重新组合。研究团队使用氧等离子体作为接枝手段,在纤维素表面制备具有多种自由基的结构,并用于后续接枝活化。等离子体改性过程中被修饰的基底暴露于部分电离的气体气氛中,通过插入或取代先前的官能团或产生用于表面接枝或随后交联的自由基,在基质上产生新的化学官能团,对基体内部结构无影响,保持基体固有的性质避免了常规方法环境污染与辐射性。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偕胺肟化纤维素材料可以显著提升铀酰离子在低浓度情况下的富集。

  研究人员表示,此创新方法可为制备改性海水提铀吸附剂材料提供新的思路。(记者 吴长锋)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16844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