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凉山州大力优化科技型企业人才发展环境
时间:2023-07-16 来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凉山州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增强政策“先建后补”磁场,发挥企业“点兵用将”作用,激活人才“创新引擎”活力,全州科技型企业人才承载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效能得到进一步激发。
(一)强化政策供给“以补促创”建平台。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导向作用,州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系列激励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支持各类企业创高企、建平台、促创新,聚焦创新主业引人才、用人才。对首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并在申报州级科技项目时加5分。对成功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100万元/年的科技创新券资金给予扶持,在申报州级科技项目时加3分。2022年,全州累计兑现创新券等后补助资金866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
(二)强化主体地位“以企聚才”强基础。凉山州突出科技企业聚才用才主体地位,认真实施“科小”升“高企”“高企”创“瞪羚”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计划,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科技人才承载主体,依靠科技企业吸引集聚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截至2022年底,全州成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66家,实现量质齐升。全州科技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5945人,博士、硕士学历人才分别达到105人、290人;拥有各类科技(研)人员3345人,科研人员达1382人、科技人员达1963人(含兼职671人)。依托国家、省、州人才计划,各类科技企业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2人,成功入选省级人才计划3人、州级人才计划9人,已成为全州科技人才集聚“主阵地”。
(三)强化实绩导向“以才兴产”促创新。凉山州坚持以企业投入促创新,以创新实绩论英雄导向,拓展深化企业“搭台”、人才“唱戏”工作机制,试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积极推动产才融合、人才赋能发展。2022年,全州科技企业自主投入研发费用14.8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15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3.65亿元;获得有效专利186件。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436件、自主知识产权637件,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1项。2022年全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346.4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lsz/2023/6/14/e3544ba5488a408ebc6d83c24710681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