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有形”生物钟及其节律调控机制
时间:2023-07-2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作者:佚名
生物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健康息息相关。节律如果发生异常,可引发睡眠障碍、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肿瘤、糖尿病、精神异常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大脑的视交叉上核(SCN)是生物钟的指挥中枢,协调外周器官的生物钟,调控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力、体温、血压、食欲等。但是SCN维持机体内部节律稳定性,从而抵御外界环境的干扰的机制尚不明确。
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揭示了“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题为:Rhythmic Cilia Changes Support SCN Neuron Coherence in Circadian Clock。
研究人员通过对脑切片纤毛结构的连续观察,并建立时差动物模型,发现纤毛特异缺陷小鼠SCN神经元间的通讯能力大为减弱,不能实现同频共振,同时失去了对外界温度的抵抗能力。更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SCN初级纤毛的节律性变化驱动了细胞命运、增殖与分化相关通路的节律性激活,进而调控多个核心生物钟基因以及神经递质等的振荡性变化。
该研究不仅加深了对生物钟本质的认识,也为节律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对于机体快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Science》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gnwkjdt/202307/t20230720_1871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科学家构建兔发育的形态学和分子图谱
下一篇: 科学家发现超声波可以诱导人工冬眠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