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资讯

科技让文明在“古蜀之眼”中闪耀

时间:2023-07-30 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7月27日正值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首日试运行,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为设计理念的博物馆,如何通过新技术“加持”考古文博事业多元立体化发展?如何依靠科技助力文保、研究、修复,并兼顾新的展陈方式?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外形酷似“古蜀之眼”的三星堆新馆是目前西南地区建成的最大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展陈面积2.2万平方米。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朱亚蓉说,此次新馆展出的文物多达1500余件,除了青铜神树、大立人等以前展出过的文物,还包括了6座新发现祭祀坑新出土的300多件文物。此外,1986年1、2号祭祀坑的200多件文物也首次亮相,新馆上新文物接近600件。

  众多“国之重器”如何用科技手段呈现?记者看到,为保证三星堆“新六坑”出土重器,如青铜骑兽顶尊人像、青铜神坛等能在新馆陈列中与观众见面,同时又能保证文物保护、研究工作能顺利开展,在新馆陈列“天地人神”展区采用了数字化修复演示的新展陈方式。

  其中,借助修复师的手工拼对结合AI算法,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虚拟修复技术实现器物的跨坑拼接及修补复原,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原比例研究性复原仿制品,重现文物神采。“将AI技术、3D打印用于文物修复和展出,这种全新的展陈方式,兼顾文物保护需求与陈列展示效果。”博物馆工作人员以“骑兽顶尊人像”展品为例介绍说,该展品分别由出自二号坑的铜尊口沿、出自三号坑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出自八号坑的铜神兽组合而成,“通高超过2米的文物经历了3000多年的磨砺,本体脆弱。通过AI技术、3D打印以1∶1的文物模型展出,既满足文物安全稳定展出的需求,又可一睹文物的奇特与精美。”

  记者了解到,新馆“世纪逐梦”展区的“方舱考古”展项,采用了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将考古方舱还原到展厅里,反映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六个新坑的发掘工作。而“巍然王都”展区的“三星堆遗址沙盘折幕”,则采用投影机矩阵无缝融合技术,配合同步播放系统,实现了近20个超高清画面同时播放延时不超过3毫秒的误差。

  为适应不同文物高标准保护需求,馆内还安装了精准调控、自动监测调节的恒温恒湿系统。“针对象牙、玉石、青铜器、金器等不同库区文物各不相同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洁净度要求,我们安装了恒温恒湿系统。”新馆建设方负责人李文博说,该系统通过制冷剂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电器自控系统等互联系统构成,可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精准且节能高效的灵敏控制,让文物能够“安心入住”。

  同时,馆内墙装还采用新研发混凝土,能与室内空气发生矿化反应提升强度,并与抗震设计的展柜形成双重防震平台。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方面,新馆还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一个包含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导览系统、智慧讲解系统、票务系统、藏品管理系统、学术资源管理系统、文物在线监测、门户及公共服务资源等在内的智慧博物馆系统。(陈科李诏宇)


原文链接:http://sti.xizang.gov.cn/xwzx/gnkjdt/202307/t20230728_3679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