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通过介导宿主尿素循环代谢途径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
时间:2023-08-06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作者:佚名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西方发达国家为CRC高发地区,其发病率大约为发展中国家的3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RC的发生中有肠道菌群参与。然而,肠道菌群是如何参与宿主代谢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尚不清楚。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介导宿主尿素循环代谢途径来形成免疫-微生物代谢轴,进而调节宿主免疫代谢与功能,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并提出尿素循环抑制剂或使用益生菌治疗性控制微生物组成来预防结直肠癌的治疗思路。该研究团队对正常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和结直肠癌组织(CRC)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尿素循环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显著激活,并伴随着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具有尿素降解功能的肠道共生菌的缺失。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尿素高负荷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向免疫抑制的亚型分化,进而破坏肠道免疫稳态。动物实验结果提示,尿素循环通路的抑制剂及富含尿素酶的益生菌可能是预防肠道腺瘤复发及癌变的有效治疗措施。上述研究结果为干预结直肠腺瘤-腺癌进程提供潜在的诊断、预警及治疗策略,相关研究结果以“Urea cycle activation triggered by host-microbiota maladaptation driving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为题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Cell Metabolism》,文章内容不代表站观点和立场。
原文链接:https://www.most.gov.cn/gnwkjdt/202308/t20230802_1873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