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发现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产生成对超级气泡
时间:2023-08-06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刘桂琳、特任教授何志成、博士沈璐牵头的中美德三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首次观测到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所产生的成对的超级气泡。这些巨大的气泡正处于从星系爆发性逸出的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当今星系演化理论中大质量星系的实际数量显著低于理论预期,因而需要设定某种机制有效抑制新恒星的形成,从而调节星系的生长。理论研究发现,如果星系在其活跃的“类星体”阶段驱动大量气体外流到宇宙空间,理论和观测可趋于一致,这使得外流机制成为星系演化模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由于实测难度大,外流机制长期停留在理论假设层面,直接观测证据非常有限。
传统的类星体筛选方式会遗漏富含尘埃、光学波段暗弱的红色类星体,它们在每个宇宙时期都是最明亮的类星体,很有可能驱动强劲的外流。研究团队利用北双子星望远镜弥补了对红色类星体观测的不足,发现目标样本中半数均有显著外流特征。这些外流并非此前看到的准球形,而是壮观的巨大超级气泡对,最大的一对延伸超过6万光年,最高视向速度差达到1200千米/秒。
研究人员介绍,成对超级气泡系统的发现对于外流研究有独特价值——超级气泡对的存在是相当可靠的外流证据。理论研究认为,外流与星系环境气体间的作用会导致不同的观测形态,由于形成气泡会对星系环境参数提出特定要求,所以气泡提供了推算外流能量、评估外流对星系整体演化影响的机会。此外,人类所在的银河系也有一对超级气泡,因此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星系演化历史上活跃时期的性质和行为。
此外,该团队同时开展的数值模拟显示,产生超级气泡的外流气体能量足以对星系整体演化产生重要影响。(记者 王敏)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17158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