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多维度发力抢抓研发投入红旗
时间:2023-08-06 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海盐县坚持“实干争先”理念,谋实创新发展关键招,扎实推进“四敢争先”行动,奋力提升县域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质效,以研发投入提质增效为首要抓手,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达到25.79亿元,同比增长21.5%,列全市第1;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达10.47亿元,增速12.0%,列全市第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47%,列全市第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指标得分列市红旗奖第1。
一、创新主体扩面提质,厚植研发投入基础
一是精心培育科创企业。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不断完善梯度培育机制,优化形成“科技型小微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科技领军企业”发展链,形成科技企业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的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我县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8.5家,列全省第7,今年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二是积极引进科创资源。海盐深入开展“招大引强”提升行动,积极招引外资项目,同时稳步推进内资项目建设。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3.09亿美元,完成率居全市第1,规模总量居全市第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总额达42.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1.67%,招引高层次科创项目50个。三是全力提升研发能力。加快落实“两清零一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达89%,全县现有省级企业研究院24家、省级研发中心72家;今年新申报的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和12家省级研发中心已推荐至省科技厅。
二、创新项目投入再发力,做好研发投入加法
一是做优做强基础研究平台。不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研究布局创建核技术(同位素)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支持南北湖研究院联合“专精特新”企业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启动国家级医学影像数据存储中心建设。二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海盐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快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五年实施方案,鼓励科技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已落实“揭榜挂帅”项目23项,完成省尖兵、领雁项目需求征集15项。加强市、县级科技项目联动,申报市级科研项目15项、新立项县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项。三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在服务企业过程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今年新增校企共建研发平台1个,海盐与5家高校院所签订新一轮技术转移工作站合作协议,新签订产学研合作5项。成果交易分指数排名全省第7,1项科技成果入选2023年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成功提名浙江省科技进步奖12项。
三、创新政策优化完善,激发研发投入激情
一是强化创新指数评价。围绕研究开发费用投入、知识产权创造、研发机构建设、新产品占比及成长性等指标,在嘉兴市首创面向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指数评价,现已获市科技局试点批复。多部门联动,推动政策集成,个性化服务企业创新。二是强化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定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县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快构筑海盐人才聚集高地,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多人。出台五大领域30条举措,发布《海盐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二季度全省“无感监测”营商指数评价中,海盐列全省第7,全市第1。三是强化创新奖补力度。出台《海盐县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瞄准企业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针对性地提高了技术攻关、产学研补助、科技企业培育等领域的奖补幅度,提升比例近40%。
(来源:海盐县科技局)
原文链接:http://kjt.zj.gov.cn/art/2023/8/1/art_1228971343_590090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5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
- 2025-08-14佳木斯市市长王铁:紧盯重...
- 2025-08-13张兴赢会见广西电网有限公...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