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大咖说丨谢华安院士:发掘优良基因创新种子,种好贵州水稻
时间:2023-08-13 来源: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贵州不是一般的风景点,而是高科技的闪光点。首届贵州科技节办得非常成功,充分展示了贵州工、农、商、学、医等各个方面的科技成果,让人眼界大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接受记者采访时,点赞首届贵州科技节,他认为这一活动将有力助推贵州的科技发展,促进本土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谢华安
谢华安院士从事杂交水稻育种近半个世纪,他带领团队育成我国杂交水稻亲本遗传贡献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促成我国杂交水稻更新换代;主持育成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及系列杂交水稻新品种50多个,其中“汕优63”累计推广近10亿亩,增产粮食近700亿公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谈及贵州水稻生产,谢华安院士给予了肯定。近年来,贵州水稻超高产示范田单产一再刷新记录,产量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如何走稳走好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在古老的农家品种和野生稻当中,不断去发掘新的优良基因,研制适合贵州广大地形地貌和土壤特点的品种。”他认为,现代农业需要的水稻品种拥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具备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广适应性等特征。
谢华安院士还表示,他及团队已经和贵州省农科院有多年交流合作基础,在水稻育种、马铃薯育种、玉米育种等方面,以及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等领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展望今后,双方将会在更高水平、更高层面上携手前行,助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原文链接:http://kjt.guizhou.gov.cn/xwzx/mtjj/202308/t20230807_815502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