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0家省级创新深化试点获授牌 浙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时间:2023-08-20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科技日报讯(洪恒飞记者江耘)浙江省绍兴市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浙江省教育厅推进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改革;杭州市萧山区深化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列为专章进行部署。8月8日,浙江省创新深化试点现场推进会在绍兴召开。浙江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现场对该省首批20家省级创新深化试点授牌,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将以“机制+实例”方式探索形成一批经验做法。
记者了解到,首批浙江省级创新深化试点聚焦浙江“创新深化20条”和“315”科技创新体系重点领域,探索改革创新举措,致力于解决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一体化配置模式不清晰、效率不高、工作联动性不足、载体依托不聚焦等问题。
“要解放思想,主动跳出‘舒适圈’,避免‘等靠要’。”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总体要求是不超过三年,每年度开展综合评价,需要突出战略性评价,加大对原理性、世界级成果突破的激励力度,支持高校与高能级科创平台联合建设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重大创新载体,打造创新共同体。
该负责人认为,目前浙江各地多部门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建设的工作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工作交叉重叠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针对相关问题,不少地区已开展先行探索。
作为试点之一,绍兴市针对本地高等教育整体办学实力偏弱、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高等实际问题,计划围绕创新成果优化转化、科技人才激励、科技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等内容深化改革,并明确总体目标:到2027年,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5%,围绕产业需求调整专业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0%以上。
记者注意到,此次试点注重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培养既具理论视野、又具产业技术创新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鼓励相关部门、地方构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机制,破解人才培养不精准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度较慢、科教资源不足和创新人才集聚度不高等问题,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区的杭州萧山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推进建设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电杭州研究院、湘湖实验室等6家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此次试点,萧山区计划开展产研联动打造特色课程、科教协同选聘企业导师、产才融合实施定向培养等工作。
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将坚持系统集成、一体推进,以试点落实为牵引,着力破解区域创新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怎么也不为过”的功夫推动创新深化取得实质性突破,支撑省域创新能级跨越提升。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tszs42/265259/28793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济南高新区打造科创全周期金融生态链
下一篇: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亮点解读
最新信息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
-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