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驱动力
时间:2023-08-20 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省科技厅出台《广东省科技支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试行)》(下称《实施方案》),从关键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专业镇转型升级、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明确8项任务计划。
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省科技厅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动广东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
培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强镇
6月初,省科技厅邀请产业经济、科技管理和行业技术等领域专家赴肇庆、清远、河源、梅州、湛江等地专业镇开展高质量发展深调研。在梅州,专家们先后深入兴宁市龙田镇、蕉岭县文福镇、丰顺县埔寨镇相关重点产业企业走访,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和产业创新需求,召开座谈会听取在新起点背景下专业镇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以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广东正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专业镇。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县镇村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在县、镇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到2027年,全省县镇村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省科技厅农业农村科技处负责人介绍,为指导乡镇和街道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省科技厅明确了专业镇划分类型及标准。同时,加大专业镇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力争今年底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推进50家创新型专业镇的建设。
聚焦县域科技产业需求,广东大力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推进科技成果“进园入县”,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省科技厅组织开展广东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成果集成示范和定点帮扶成果转化示范,投入财政经费共4260万元,推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较大成果转化潜力和应用价值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在县镇村落地转化,以科技创新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省科技厅立足地区科技需求,组织实施农业农村领域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突破了一批农作物、特色果蔬、食用菌、畜禽、水产、花卉林木等农林业种业、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智能生产、现代食品制造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垃圾处理等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高质量迈进,为促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聚才引智
夯实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基础
现场培训、结对指导、操作演示……近日,3位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来到湛江徐闻下桥镇信桥村,开展蚕桑科技推广和培训,手把手教蚕农提高种养技术。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为乡村振兴夯实科技人才基础,是大力推动强县兴镇富村的题中之义。
今年2月,春耕关键时期,省科技厅发布《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助力春耕备耕倡议书》。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积极响应倡议,立足本职岗位,以科技需求为导向,通过专题授课、实地指导、引进优质品种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解决春耕备耕实际问题,促进科技稳产保供。
未来,广东还将进一步壮大农村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支持农村科技特派员在驻镇帮扶过程中,围绕乡镇生产实践共性问题和老百姓“急难愁盼”难题,拓展帮扶深度和广度;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联农带农创新创业,扶持一批科技型农村致富带头人,打造农业科技致富共同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3月31日,广州市增城区、白云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揭牌落成。自此,广州市已在全市主要涉农区建成4个区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和26家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进一步拓展乡村引才渠道,培养本土乡村人才,推动人才资源向乡村集聚,打造了新阵地、新平台。
为了让科技创新人才在乡村留得住、发展好,广东将面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实施倾斜政策,省重大人才工程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在遴选数量和资助额度上采取倾斜支持,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创新团队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入选,并加大支持力度。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和创新引领,提升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引导技术、成果、人才等创新资源向县域倾斜,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驱动力,以科技创新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数读
●聚焦乡镇科技需求,精准选派901个团队共2812名农村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科技帮扶粤东粤西粤北12市和肇庆市901个乡镇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共布局建设省实验室11家(其中核心实验室2家、分中心9家,覆盖了9个地市),省重点实验室43家(覆盖了12个地市)
一线实践
聚焦“最初一公里”
攻关荔枝保鲜
保鲜是荔枝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推进荔枝保鲜科研攻关,今年“荔枝季”,省科技厅成立由厅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荔枝保鲜工作专班,组织专家组聚焦荔枝保鲜“最初一公里”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实施团队全面进驻重点服务镇村,建立了4个预冷保鲜总站、3个移动预冷站,完成高标准荔枝预冷服务1.1万吨,免费提供保鲜科技产品80多万个(件),惠及果农7.37万户,带动荔枝新增销售额近1亿元,带动出口量同比增长近70%。
为调动更多力量参与科研攻关,省科技厅重点围绕预冷、抑菌、包装、蓄冷等保鲜关键技术环节,组织“2023年广东省荔枝保鲜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项目”,重点遴选一批具备产业化应用能力的技术及装备,落地推广到我省荔枝主产区,解决荔枝保鲜技术转化不足的问题。通过项目实施,已经可以将妃子笑、桂味等主栽品种的静态保鲜期延长至30天以上,实现荔枝果实高品质、长效保鲜。
省科技厅农业农村科技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近、中、远”三步走方式,开展荔枝贮藏、鲜美保质、冷链保鲜等技术攻关,尽快破解延长荔枝保鲜期的技术难题。
“我们将谋划荔枝保鲜核心技术攻关中长期总体方案,聚焦荔枝耐贮性差、易失色失味等核心关键问题,针对荔枝出口与内销、果农与企业、电商与实体的不同保鲜技术需求,面向全国遴选征集优秀技术和人才,力争早日完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该负责人说。
原文链接:http://gdstc.gd.gov.cn/kjzx_n/mtjj/content/post_42366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
-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