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低温应变硬化研究获进展
时间:2023-09-24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记者沈春蕾)长期以来,基于位错理论的晶体材料应变硬化被视为现代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里最重要、最棘手的科学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卢磊团队在这一科学难题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
研究团队发现,上述问题的重要性源于提高应变硬化可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而其棘手性在于应变硬化涉及宏量应变载体(位错)的增殖、交互作用、湮灭、重排等极其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且存储位错的饱和密度依赖于微观结构。
已有研究显示,粗晶中位错存储空间大且具有最强的应变硬化能力。目前有很多强化策略可有效提升材料强度,但不可避免地会降低位错存储密度,导致其加工硬化显著降低,低温变形亦是如此。追本溯源,应变硬化能力的降低是结构材料强度-塑性/韧性等性能倒置的根本原因。
卢磊团队研究表明,具有空间梯度序构位错胞结构的合金在低温拉伸变形时不仅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塑性,而且表现出超高的应变硬化能力,其应变硬化率甚至超过粗晶,颠覆了粗晶结构具有最高加工硬化能力的固有认知。
这种低温超高应变硬化源于多滑移原子尺度层错束萌生主导的动态结构细化,细化形成的亚十纳米层错畴既能显著阻碍位错运动,又能高效存储更高密度的位错。空间梯度序构、位错胞本征结构以及低温环境协同激发了超高密度二维平面层错畴主导的应变硬化,这完全不同于位错、孪生及相变等传统应变硬化机制。
该研究发展了晶体材料的应变硬化理论,为研发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开展极端环境应用提供了新机遇与新挑战。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289980/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