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云南天文台发现太阳暗条部分爆发新机制
时间:2023-09-24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作者:佚名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赵汉斌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天文台研究人员近日利用光学和近红外太阳爆发探测望远镜,以及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卫星所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和多波段观测数据,详细研究了一个大尺度马蹄形太阳暗条的分裂过程,并揭示了其部分爆发的发生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上。
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是太阳系中最为剧烈的能量爆发性释放现象,也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重要驱动源。已有研究表明,太阳暗条即日珥的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暗条爆发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揭示太阳爆发的发生机制,从而有助于构建灾害性空间天气的物理预报模型。在传统的太阳爆发模型中,暗条的整体结构都是完全爆发的。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测表明,暗条也可以发生部分爆发,即在爆发的过程中,只有暗条的一部分结构发生爆发,而另一部分结构则留在原处。
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日冕物质抛射理论研究团组康凯锋博士和林隽研究员等人合作,通过对一个大尺度马蹄形暗条进行深入的观测分析和研究,发现在爆发前,该暗条发生了分裂,并且其爆发前的分裂是由暗条磁场和新浮磁场之间的重联导致的。在完成分裂后,这个暗条发生了部分爆发。
研究还发现,该暗条部分爆发事件呈现出了全新的观测特征,而且不能用经典的“双层暗条”模型和“部分抛射磁绳”模型加以解释,这为新的部分爆发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观测限制。同时,通过对爆发过程的运动学特征以及背景磁场的衰减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认为灾变或电流环不稳定性,是该暗条的爆发机制。
原文链接:http://kjt.yn.gov.cn/html/2023/meitijujiao_0918/79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