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径实现用水加氢制乙烯
时间:2023-10-22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反应过程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
(见习记者孙丹宁)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和副研究员于良团队,利用碳化钼负载金(Au/α-MoC)催化剂,实现了直接用水作为氢源的乙炔加氢制乙烯新反应过程。相比传统氢气加氢途径,该过程直接利用廉价的水在更低的反应温度下进行加氢反应,提供了一条绿色、高效的乙炔加氢制乙烯新途径。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催化》。
乙烯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目前主要通过石脑油裂解工艺生产。由于石油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我国较高的原油进口依存度,开发乙烯多元化生产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富煤贫油”的资源禀赋,通过煤制乙炔,再经乙炔加氢制乙烯,是替代传统石油基乙烯生产路线的一条具有前景的途径。
然而,目前的乙炔加氢工艺通常需要在100℃~300℃高温下进行,能耗较高。此外,传统加氢过程消耗的氢气需要水煤气变换等高能耗制备过程,产生的氢气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分离和提纯等复杂工艺。
本工作中,团队打破常规,绕开传统的高成本氢气加氢路径,将廉价的水与水煤气变换原料一氧化碳直接用于乙炔加氢反应,并利用Au/α-MoC催化剂表面原位生成的活性氢物种,直接将乙炔高选择性加氢制乙烯。在80℃下,乙炔转化率大于99%、乙烯选择性大于83%。
该过程规避了高能耗的复杂步骤,直接利用丰富的水,实现了高活性、高选择性加氢乙炔制乙烯新路径。该工作也为开发非氢气、低温、高效加氢反应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291460/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英雄主义”!生命体自我保护谜题揭晓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