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实验室到市场的通道
时间:2023-11-12 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加快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水平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当前,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清楚认识并加快破除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的堵点难点,有效提升转化水平。
目前,科技成果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之路,还存在一些障碍。眼下,我国的科技成果总体转化率最高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60%至70%,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速度慢等问题突出。我国科技成果在推向市场的前置阶段普遍存在与市场脱节、创新主体的转化意愿低、科技成果的实际价值难以识别等情况。在创新主体走向市场的后置阶段,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创新主体不了解市场或者市场不清楚科研成果的真实价值。基于此,需要不断优化创新服务体系,构建一个“便于转”的生态环境,为加快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供一个平台依托、模式指引和资金支持的生态体系支撑。
应激发创新源头驱动力,建立科学的成果赋权及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评价除了要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要关注其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从多维度判断科技成果的真实价值。要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分割确权等难点环节的改革创新,依据不同学科的共性,构建一套操作简单、能够广泛使用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体系。
还要打破产学研信息壁垒,建立健全创新与转化平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着力破解“卡脖子”“国产替代”等核心技术难题,建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市级实验室+企业实验室”新型实验室创新的平台体系。大力推进概念验证中心的平台建设,有效弥补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空白,验证科技成果的商业可行性,降低转化风险,推动科研机构改革,增强科学研究的市场导向性。加快布局各类中试平台,优化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通道。
同时,优化创新服务体系,提供模式指引和资金支持的生态体系支撑。加速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科技大市场体系,形成成熟的“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一流的科技转化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加速科技创新资源在横向和纵向层面的多级联动,为科技成果、资金、人才等多种要素的跨区域流通提供体系支撑。积极探索跨区域的协同转化与产业化模式,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对提高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速度具有现实意义。还要不断推动区域差异化发展,优化产业空间整体布局,加速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扩大政府财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同时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作用。(李延来汪寿阳)
原文链接:http://sti.xizang.gov.cn/xwzx/gnkjdt/202311/t20231106_3842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