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内参

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中国农科院创制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

时间:2023-11-1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享有“牧草之王”美誉的紫花苜蓿是世界最重要的豆科饲草。草害是制约苜蓿高产稳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田间杂草与苜蓿争夺水、肥、光和空间,且易滋生病虫害,甚至导致苜蓿建植失败。化学除草是农业首选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剂,但它属于灭生性除草剂,对植物的伤害无选择性,防治杂草的同时对苜蓿产生药害。因此,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创制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苜蓿新品种是当前解决杂草防治难题的有效途径。

  近日,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林浩团队在《aBIOTECH》期刊(生物技术通报)共同发表了题为“Co-expression of GR79 EPSPS and GAT generates high glyphosate-resistant alfalfa with low glyphosate residues”的研究论文,瞄准苜蓿产业需求,首次创制了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

  该研究实现基因、技术和产品有效融合,为苜蓿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优异种源材料。该苜蓿材料可耐受10倍于生产用草甘膦的浓度,并且喷施草甘膦30天后,草甘膦残留量降低90.2%-99.2%,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简化苜蓿田间耕作管理方式、提高苜蓿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成本,对苜蓿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培育高抗草甘膦低残留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优异种质资源,同时为开展抗除草剂牧草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副秘书长刘亚玲介绍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国家级学术机构,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核心共建单位。今后双方拟在中间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等生物安全评价工作,推进高抗低残留耐草甘膦紫花苜蓿新种质材料的产业化应用,这对从事牧草育种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具有一定的帮助。

  论文链接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2994-023-00119-3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gzdt/kjtgz/202311/t20231102_24043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