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内蒙古努力打造全国最稳定的生态碳汇供给基地

时间:2023-11-1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碳汇研究所承担的科技服务项目“白音华露天矿排土场碳汇造林与生态修复一体化研究与示范”完成验收。在30年计入期内,项目预计产生22514.2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的减排量,年均减排量为750.5吨二氧化碳当量。

  我国是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耗大国,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原有草地、林地等一系列高碳汇型土地资源的固碳能力减弱或丧失。作为我国煤矿企业启动的首个生态修复碳汇项目,“白音华露天矿排土场碳汇造林与生态修复一体化研究与示范”项目将为矿区生态修复固碳增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节能减排、固碳增汇已成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共识。

  内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环境,塑造了辽阔草原、广袤森林、雄浑荒漠和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孕育着独具特色的动植物类群,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生态系统碳库。经测算,全区林地、草地、湿地总碳储量为105.49亿吨,占全国林草湿碳储量(885.86亿吨)的11.91%,位居全国第二位。2020年全区林草湿碳汇量为1.19亿吨,占全国林草湿碳汇量(12.61亿吨)的9.44%,位居全国第一位。丰富的碳储量和碳汇量,为内蒙古发展碳汇经济、助推“双碳”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锚定“双碳”目标,以绿为底做增汇“加法”,着力打造全国最稳定的生态碳汇供给基地。

  固碳——严守“三区三线”,全面停止天然林、公益林商业性采伐,全面保护天然草原,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的固碳作用。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等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减少不合理土地利用、土地破坏等活动导致的碳排放,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切实减少碳库损失。

  增汇——依托“三北”等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科学推进防沙治沙,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工程、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持续加强“一湖两海”和察汗淖尔等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提升碳汇增量。

  在固碳增汇的同时,内蒙古着力健全完善碳汇制度,推进碳汇项目开发储备和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森工集团与包钢集团协议交易汇量50万吨、交易金额1500万元;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协议交易碳汇量12万吨,交易金额750万元;兴安盟突泉县与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公司完成全区首单CCER林业碳汇期货式交易,交易碳汇量1.8万吨、交易金额100万元……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发林草碳汇项目17个,实现碳汇交易碳汇量79.5万吨,交易金额2645.5万元。

  下一步,内蒙古将抓住国家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及三大标志性战役的重大机遇,把巩固提升碳汇能力与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同步推进,力争到2030年完成造林种草任务8700万亩,林草质量巩固提升1450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6200万亩,做大做强森林草原“碳库”,奋力打造全国最稳定的生态碳汇供给基地。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tjj/202311/t20231108_24076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