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科技创新赋能健康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2-02 来源: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黔东南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技术、人才、项目等要素支撑健康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从源头助力,促进药材种植采收技术提升。围绕我州中药材种植、采收等环节技术需求,依托与贵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的合作资源,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如引进贵州大学研发团队针对我州太子参人工采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用工量大、无机可用的现实问题,申报并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山地轻简型太子参收获装置研发》,旨在解决制约我州太子参机械化收获技术的瓶颈,填补国内山地太子参机械采收技术领域的空白;组织开展淫羊藿良种“黔藿1号”和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黔藿1号淫羊藿节本增效的种植方法》等技术成果转化,针对“黔藿1号”适宜种植区域不清晰问题,应用示范“黔藿1号”节本增效种植技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试点示范。
二是为加工发力,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为提升药材加工转化率,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组织开展中药材原料加工技术攻关。如积极推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与凯里小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申报获批省级科技项目《南板蓝根鲜茎叶生物碱的稳态化炮制及定向转化关键技术研究》;支持贵州侗乡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转化发明专利《一种从紫苏中提取ω-3原液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酶转化工艺,优化ω-3原液高效提取技术,建立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基地,实施《紫苏ω-3原液高效提取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
三是向质效聚力,促进民族医药传承创新。积极推动落实苗药进入《中国药典》关键技术研究,组织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苗仁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并获批《国准字苗药“枫荷除痹酊”入中国药典的基础技术质量指标体系研究》,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开展枫荷除痹酊的基础技术标准、关键技术、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及新技术领域等质量指标体系验证研究,使其达到入药典要求,推动苗药产业进一步拓展市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原文链接:http://kjt.guizhou.gov.cn/xwzx/jckj_73877/202311/t20231124_831420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