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最大外量子效率刷新纪录
时间:2023-12-30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记者温才妃 通讯员贾惠淇)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艳平与吉林大学教授张宇、云南大学教授赵勇彪合作开展了红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研究,将优化后的红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提高至37%,刷新了非叠层结构红光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的纪录。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激子获取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来说至关重要。由于量子点的导带和价带能级较低,量子点发光层直接获取激子会受到较差的空穴注入的影响,导致电子-空穴注入不平衡和低的辐射复合速率。
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简单且有效的策略——以聚合物掺杂红色磷光染料同时作为空穴传输层和激子收集器,开展了红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优化后的红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高达37%。在450000cd m-2的高亮度下,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仍然可达35%,效率下降非常少。从电致发光光谱上看,器件有优秀的红光发射。另外,器件的寿命比未掺杂红色磷光染料的器件长7倍多。
为探究器件的工作机理,研究团队分别从光物理、载流子转移动力学、薄膜形貌、能级分布以及单载流子器件的载流子输运特性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器件的工作机理,揭示了红色磷光染料与量子点之间高效的能量传递机制,即红色磷光染料收集的激子通过共振能量转移机制转移给量子点,从而提高了器件性能。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296456/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人工智能带来数学新发现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