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管理

步氏巨猿灭绝之谜揭开

时间:2024-01-14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科技日报北京1月10日电(记者陆成宽)人类的远亲——步氏巨猿灭绝的谜题解开了。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果发布会获悉,基于广西22个洞穴中的证据,该所研究团队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多个科研团队合作,找到了步氏巨猿灭绝的原因:29.5万—21.5万年前环境发生变化,对摄食行为和食物偏好的执着导致步氏巨猿走向灭绝。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步氏巨猿是地球上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其直立身高可以达到3米,体重最大可达300公斤,曾成群结队地漫步于中国南方的喀斯特地区。

  自1935年首次发现并命名人类的这个“远房亲戚”以来,我们对步氏巨猿的了解十分有限。“迄今只有将近2000颗牙齿和4件不完整的下颌骨化石能够证明它们曾经存在。至于导致其灭绝的原因,我们更是知之甚少。”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张颖奇坦言。

  科研人员此次在广西调查了数百处洞穴化石地点,并从中选取了22处进行样品采集。其中,不仅包括11处产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点,还包括11处时代较晚未产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点。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利用6种测年技术研究了含化石堆积物和化石本身,总共获得157个放射性测年结果。同时,科研人员将这些数据与孢粉、哺乳动物群以及牙齿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微磨痕等8个方面的分析结果相结合,为我们全方位展现了步氏巨猿灭绝的前因后果。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步氏巨猿灭绝于29.5万—21.5万年前,比人们之前的认识要早很多。而在230万—70万年前,它们在食物资源丰富且多样的森林中盛极一时。

  约70万—60万年前,由于季节性增强,环境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致使森林群落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步氏巨猿的近亲猩猩在生存条件发生变化时,不仅体型变得更小、更灵活,还改变了摄食行为和栖息地偏好,因此生存压力较小。相反,步氏巨猿在其偏好的食物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仍然依赖缺少营养的备选食物,使其食物的多样性大为减少。尽管如此,它们的体型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笨重,摄食活动的地理范围也大为减少。因此,其种群长期面临生存压力,且不断萎缩,最终走向灭绝。

  张颖奇表示,与猩猩这种生存策略更加灵活的识时务者相比,步氏巨猿称得上是一个走到穷途末路的特立独行者,正是这份固执和保守导致了它的灭亡。这项研究将为我们理解过去及至将来灵长类动物的生存韧性以及其它大型动物的命运提供新的起点和启示。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xbl56/298026/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