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原子核内胶子结构研究获进展
时间:2024-01-14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记者朱汉斌)近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国际实验合作组首次在铅核-铅核超周边碰撞中观测到相干光致产生的粲夸克偶素J/psi产生截面的饱和特性,为寻找重原子核内“胶子饱和现象”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该研究由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研究员杨帅与美国莱斯大学教授李威等组成的分析团队合作完成。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量子色动力学理论预言随着探测能量的增高,核子中的胶子不断劈裂,导致小动量胶子分布急剧增加。小动量由动量分数x描述,当x足够小时,致密胶子系统中相互靠近的两个胶子由于非阿贝尔相互作用而重组成一个胶子。当此类胶子劈裂与重组达到平衡时,将出现胶子饱和现象。寻找胶子饱和现象的实验信号是下一代核物理大科学装置——电子离子对撞机的一个重要科学目标。
在电子离子对撞机运行之前,重原子核内胶子的分布可通过高能超周边重离子碰撞(UPC)中的相干光致产生的矢量介子进行测量。然而在同种类UPC中,由于光子发射核和胶子发射核是不可区分的,相干光致产生的矢量介子包含来自小x和大x胶子的共同贡献。过去的UPC相关测量一直无法分离出这两种贡献,从而无法观测核内胶子在小x下的行为。
该研究利用原子核库仑激发产生的前向中子对光子发射核和中子发射核进行标定,首次成功分离小x和大x胶子对相干光致产生J/psi截面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当胶子的x小于0.001时,相干光致产生的J/psi截面趋于饱和。该发现为原子核内胶子在极小x下的“胶子饱和现象”或相干光致产生中“黑盘极限”的侦测提供了关键的实验依据。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297861/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在光子芯片上减慢光速新方法找到
下一篇: 我科研人员找到天然强效胆固醇降解剂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