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在高校 转化在地方 开化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1-14 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去年,我们战队合作研究开发的山药系列产品,辐射带动了3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4000元,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1月5日,在开化县“跨越山海·筑梦源头”县校战略合作比拼擂台赛上,由林山乡党委政府、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组成的“闪耀战队”展示了他们一年来校地合作的成果。
从摸不清产业方向到如今山药产业有声有色,开化县林山乡闯出的独特共富路离不开两所院校的帮扶与指导。近年来,随着校地合作的不断推进,林山乡从山药种植延伸出一条产业链,逐渐形成了以山药种苗培育为主导、深加工产品为核心、精加工产品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品迭代升级、品质优化提升、推进市场化步伐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都在这两所院校专家的指导下一一解决。”林山乡党委书记吴海明说。
产业发展缺人才、缺项目、缺资金,是开化面临的难题。2022年,开化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创新实施县领导挂联高校、国企制度,30名县领导分别联系30所高校、39家国企,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密切双方交流,搭建合作平台,争取人才、项目等关键要素支持,挂联成效纳入县领导“工分+排名”考核。“通过实施县领导挂联机制,形成以上率下带头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干部主动联系高校、国企,撬动更多要素向开化集聚。”
目前,已有9家省属国企及在浙央企先后为开化提供项目、资金或信贷支持,同时,开化还与7家省属国企及在浙央企签订8个合作协议,争取院校科技支持项目6项,引进高校青年博士6名。
合作全面铺开,工作重点突破。开化县根据现有产业方向,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不仅将校地合作落到基层最小单元,还分别与这两所院校共建开化县钱江源生态产业研究院、开化钱江源三农研究院,真正形成“研发在高校,转化在地方”的合作模式。去年一年,浙农林大、省农科院共有80名专家教授下沉一线,与开化合作开展项目超过50项,范围覆盖清水鱼、山药等方面,累计助农增收7.82亿元。
(来源:开化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原文链接:http://kjt.zj.gov.cn/art/2024/1/9/art_1228971343_5901041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 2025-08-11民主监督助力长江保护,皖...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