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合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时间:2024-01-14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1月10日,记者从合肥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3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全年新转化成果合同额约5.76亿元,六大研究院全部建成运行,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在合肥加快建成。
三项成果入选2023中国九大科技成果
2023年,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都取得了不少突破。
在2023年中国九大科技成果评选中,来自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墨子巡天望远镜首关获取仙女座星系图片、九章三号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三项成果成功入选。此外,中国科大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刷新世界纪录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科技研发卓有成效,成果转化也加速落地。去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年累计新授权专利455项,新转化成果118项、合同额约5.76亿元,新孵化培育中科优材、合肥曦合等高科技企业超50家,估值近100亿。
其中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首台(套)超导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安装调试,进入注册检测阶段,自主研制SC240加速器总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顺利交付客户,实现标准化量产;进口旋转束质子放射治疗系统获批第三类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即将开展临床应用;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成功研制国内首套获得FDA上市许可的术中磁共振系统;安徽至博光电成功研制国内首套通过煤安认证的干涉式光纤微震动监测装备。
“合肥智慧”为中国科技贡献力量
在全球涌起的科创浪潮中,“合肥智慧”一直为中国科技贡献力量,争创全球领先。
2023年度,合肥新开工合肥先进光源、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雷电防护重大试验设施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运行和在建大科学装置总数达8个,加上拟建及谋划装置总数达13个,有力支撑安徽省“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装置总量和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在合肥加快建成。
去年,全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也在合肥开始实体化运行。
六大研究院全部建成运行
从2017年获批至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断在科技创新领域中拓展版图。2023年年初,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正式注册成立,至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六大研究院全部正式运行。
各个研究院“各美其美”——能源研究院煤电机组掺氨燃烧降碳示范工程成套技术及关键设备列入国家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制新一代结构光荧光显微内镜,填补国内高灵敏度显微成像空白;大健康研究院培育出企业天港医诺,该企业自主研发的TGI-6临床I期研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成为全球第二款、国内第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同靶点产品。
去年5月,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正式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成为中国科学院首个开放创新试点领域。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建设国际一流聚变研究共享基础设施,已携手全球科学家创新开展覆盖全球时区的EAST“三班制”物理实验,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成为合肥市对外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记者 刘小容)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21107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合肥日报】安徽试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
最新信息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