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政策解读《进一步深化安徽省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方案》

时间:2024-01-14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进一步深化安徽省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方案》(皖科资〔2023〕14号,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现将《试点方案》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2019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试点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的通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试点包干的项目。2021年我省由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起在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优青项目中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2022年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措施》(皖财教〔2022〕134号)精神又扩大到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2023年,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科研经费“包干制”作出明确批示,要求在全省扩大试点范围,放大改革效应。

  二、起草过程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要求,省科技厅认真学习借鉴中国科大科研经费管理“大包干”工作经验,充分吸收兄弟省份好的经验做法,研究起草了《试点方案》。经征求省有关部门及单位意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并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同意,由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实施范围、包干内容、相关制度、保障措施等六个部分:

  (一)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创新团队更大的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二)基本原则。包括:充分放权、放管结合、协同推进、分类实施、绩效导向。

  (三)实施范围。在原来省自然科学基金1大类4个子项基础上,扩大到5大类17个子项。具体实施项目为:一是省自然科学基金类项目,在杰青、优青、青年、面上等4个子项实施;二是科技人才类项目,在新当选院士奖励、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入选国家相关人才计划人员配套奖励、获国家杰青优青项目资助人员配套奖励、战略帅才支持、省级外国专家项目、省院士工作站建站资助和绩效评价奖励等7个子项实施;三是科技决策咨询类项目,在省科技战略决策咨询项目中的一般项目实施;四是创新平台类项目,在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4类创新平台的绩效后补助项目实施;五是科技攻关类项目,在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揭榜挂帅”项目实施。

  (四)包干内容。主要明确了科研经费包干后可以自主使用的经费科目。

  (五)相关制度。明确了三项制度。一是经费用途负面清单制;二是实施项目负责人承诺制;三是实施经费管理法人负责制。

  (六)保障措施。从统筹协调、监督管理、宣传引导等方面明确了有关保障措施。

  四、主要创新点

  一是全面扩大试点范围。试点范围由原来的1大类科技计划项目扩大到现有的5大类科技计划项目,基本实现了项目类型全覆盖。

  二是充分简化实施程序。本着“能放则放、该简则简”的原则为科研经费使用“松绑”,最大限度赋予科研人员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明确执行科研经费“包干制”的项目不需要编制预算,项目经费开支可以在有关科研项目经费科目中自主确定,不需要报主管部门审批。

  三是合理防控政策风险。对于实行“包干制”的科研经费,既正面列举了所有与科研项目开支有关的包干内容,也通过负面清单形式限制了违规开支的情形,确保项目经费“放得开、管得住”。

  政策咨询机关:安徽省科学技术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

  政策解读联系人:胡海明

  联系电话:0551-62615369

  通讯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安徽路1号省科技厅资管处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tzgg/1220974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