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内参

滁州: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一极

时间:2024-02-05 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去年以来,滁州市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经济运行赛马评议连续八个季度全省第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创优营商环境等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正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区域性现代化城市,高水平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聚集地,在长三角城市中争先进位,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

记者走进位于中新苏滁高新区的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超高效N型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在赶制国内外订单。

“公司2022年7月在滁州成立,实现了当年落户、当年开工,一年之内投产。目前,公司电池效率已超过26%,这要得益于滁州市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产业强大的发展动能,以及优越的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支持。”旭合新能源公司运营总监任军利告诉记者,中新苏滁高新区不仅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还帮助联系南京大学教授都有为院士作为公司的高级顾问,制定公司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

滁州市始终把争先进位作为工作导向,以“冲刺全国80强”为目标,全市和各县(市、区)分别在省内和长三角找准对象,对标学、对标干,同时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聚焦“六破六立”,引导各级干部学先进、追先进、当先进。

该市把“双招双引”作为主抓手,以“投资安徽行”“人才安徽行”为平台,制定招商图谱,逐季开展攻势,全力招大引强,连续两年实现百亿级产业项目县(市、区)和市直园区全覆盖;连续三年升级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开展千企百校行等,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学生数均较上年翻番,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南京大学、南工大、南信大、南农大、合工大等高校纷纷在滁州共建产学研平台载体。去年与高校院所的133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中,有40多项来自沪苏浙。

滁州市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积极融圈进群、搭建合作平台、承接产业转移,每年新引进亿元项目有50%以上来自沪苏浙,入选中国科创中心百强、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新型功能区落地亿元以上项目超90个,3个宁滁皖北省际合作园建设全面启动。该市紧盯“新三样”,拼抢新赛道,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做大做强,去年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产值达1362亿元、增长56%,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增长25%,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数居全省第3位,正加快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

此外,滁州市始终树立干事创业鲜明导向,突出“忠专实”“勤正廉”,注重在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担当作为,大力营造“干部为事业想、组织为干部想”的浓厚氛围。坚持把《民声呼应》办理质效作为改作风、优环境的重要标尺,市县联动、闭环办理,做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入选全国优化产业营商环境先行典范,获评“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其中,在市场监管领域,滁州市实行双随机跨部门联动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用最少检查执法频次,达到最优执法效果,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原文链接:https://jx.ah.gov.cn/sy/syzx/sxjxyw/1491515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