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研值”
时间:2024-02-05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作者:佚名
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研值”
新华日报 2024年1月29日 第10版
【数据回顾】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
【数字背后】
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研发经费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头之水。研发投入的规模和强度,不仅是反映区域对研发活动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在拼经济的道路上,江苏一往直前,既拼量的增长,更追求质的提升,江苏的经济“强”在研发创新,“强”在市场活力,“强”在产业高质量——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江苏的发展“研”值:2023年,江苏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2%左右。
报告中还提及了一些成果,从这些突破中,我们得以看到研发投入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比如“我省太湖实验室牵头研发的‘奋斗者’号完成极限深潜”。一个“奋斗者”号的身后,挺立的是整个江苏的科研力量。在这场基础研究攻坚战中,科研院所、企业高校齐心发力,省市相关资金共同投入,奔赴着这场“深海之约”。“奋斗者”号诞生于无锡,在其研发与深海试验上,无锡举全市之力,近30家企业给予配套支持,核心钛合金半球设备成型在无锡完成。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江苏历年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近年来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国拨经费数额,均居全国省份第一。
【今年目标】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任务中提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围绕新领域新赛道部署40项科技重大攻关、80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
【征程展望】
“过去的一年,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稳步攀升,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每年坚持将主营收入的5%用于产品研发。”省人大代表、江苏丰尚农牧装备有限公司研究总院首席设计师赵波深有感触: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近年来,企业每年研发20多项新产品,将创新作为企业的发展之本。赵波举例表示,2023年,丰尚自主研发的“大型智能化双螺杆膨化机”等4项新产品,经省工信厅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双螺杆膨化机突破了螺杆构型优化、稳态化剪切与挤压、长寿命螺杆设计与制造等技术瓶颈,为公司获得经济效益超2亿元。
依托亚欧美三位一体的研发格局、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企业还将扩大全球选才视野,做好人才管理体系,将通过引进“智慧团”,赋能企业“再创新”,持续拓展创新广度、延展创新宽度、拉升创新高度,借助产品技术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聚焦饲料机械主业,我们将以企业的‘进’一步,为行业谋‘增’量。”赵波表示,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我们深信,只有当科技创新向深处扎根、向高处生长,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持续推动人才科技创新,才能共攀产业链、价值链高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农牧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kxjst.jiangsu.gov.cn/art/2024/2/2/art_83499_111437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