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 加快黄石特钢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2-24 来源:湖北省科学技术厅门 作者:佚名
近年来,黄石聚焦特钢产业链发展,构建“链长”统筹协调、“链主”企业导航引领、“链创”机构协同攻关的“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着力在把好主线、铺好地线、筑牢底线下功夫,加快黄石特钢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成势见效。
一、把好顶层设计主线,建立产业链工作机制。一是搭建工作平台。抓实抓好顶层设计,聚焦聚力建章立制,明确了黄石市科技局为产业链牵头单位,建立了由市领导“链长”牵头挂帅、“链主”企业参与、“链创”机构支撑的“三链”工作专班,形成了“一套班子+两个工作联络平台(“链主”企业工作联络平台+“链创”机构工作联络平台)”的工作格局,构建了特钢精深加工产业链工作的“四梁八柱”。二是形成工作推进机制。树牢“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共同推进”工作理念,形成了“三个调度机制(工作调度、现场调度、会议调度)+四项工作运行机制(项目包保、信息报送、会商协调、督办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激活“链长”牵头抓总、“链主”企业示范引领、“链创”机构广泛参与的联动效能,推动产业链工作走深走实。三是编制指导性文件。按照《黄石市关于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黄石产业链实际,“链主”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指导编制了《2023年特钢精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工作方案》《黄石市特钢精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调研报告》,为产业发展厘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主攻方向、找准了推进路径。
二、铺好协同融通地线,构建产业链发展体系。一是成立产业链协会。2023年8月,65家钢铁产业链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共襄黄石钢铁产业链发展大计,成立了黄石市钢铁产业链协会,这是黄石重点打造的诸多产业链中成立链协会的第一家,为进一步整合“链主”资源,重塑钢铁产业发展新优势,汇聚形成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形成产业链图谱。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编制了产业链“技术结构图、应用领域图、产业布局图、发展路线图、招商目标图”等“五图”、“企业库、项目库、人才库”等“三库”、“问题清单、工作清单”等“两清单”,掌握了研究产业发展规划、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性资料,为促进产业链再造、供应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三是召开工作推进会。为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研究吃透情况、形成工作合力,在“链长”统筹协调和大力指导下,产业链牵头单位组织“链主”企业、“链创”机构,分别于2023年5月、7月召开产业链工作推进会,重点研讨黄石特钢产业链发展现状、市场需求规模及上下游企业配套情况,明确产业优势和短板,精准推动产业链做大做强。
三、筑牢赋能发展底线,开创产业链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产业链比较优势,以产业链工作机制为保障,以现有产业链体系为基础,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助企纾困、科技招商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上下游贯通、政企研联动新模式,筑牢特钢产业链赋能高质量发展底线,不断开创产业链工作新局面。一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聚焦“链主”企业所“需”,“链创”机构所“能”。按照《黄石市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的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实施《黄石市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首次实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制项目,共发布25项技术需求、揭榜项目19项,引导“链创”机构积极揭榜。同时,成功指导“链主”企业大冶特钢获省级“尖刀”工程项目立项。二是加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聚焦“链主”企业所“无”、“链创”机构所“有”。搭建“链主”企业、“链创”机构交流平台,先后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12场,“科创下午茶”活动12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其中,促成了湖北省模具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通过成果转化解决了激光加工过程遇到的瓶颈问题。三是加大助企纾困工作力度。聚焦“链主”企业所“难”,“链长”所“责”。指导“链主”企业大冶特钢完成了50吨电炉的建设和两台20吨电炉拆除工作。针对大冶特钢和新冶特钢环保整改问题,指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有效化解环保整改问题。围绕湖北优科请求协调解决的5个问题和新港重工的6个问题,多次组织召开市级项目推进会,极大程度上推动了问题解决。四是加大科技招商工作力度。聚焦“链主”企业所“短”,“链长”所“长”。“链长”及产业链牵头单位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带头打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攻坚战。指导“链主”企业积极参加产业投资招商推介会等活动,依托大冶特钢等产业链大型企业,引进优科、飞沃新能源、红睿马新材料制造等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新签约特钢精深加工产业链项目29个,总投资额177.9亿元。其中,5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原文链接:https://kjt.hubei.gov.cn/kjdt/sxkj/hs/202402/t20240222_509317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随州市三措并举提升专用汽车产业“含新量”
下一篇: 2023年武汉市十大硬科技成果公布
最新信息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