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作物类型精细识别监测与产量估算应用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时间:2024-02-24 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西藏主要农作物包括青稞、小麦、油菜、蔬菜,其余为青饲料、玉米、水稻、豌豆等,利用遥感技术精细识别获取全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布,评估其长势和产量对于科学指导、管理农事活动,确保藏区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西藏农业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区科技厅组织实施重点研发项目“西藏农作物类型精细识别监测与产量估算应用研究”,针对西藏自治区自然条件复杂、田块破碎、种植结构多样、生长季云量大等复杂状况,研发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产量估算遥感模型,形成一套面向西藏主要农作物遥感精细识别与产量估算的监测业务化运行体系。目前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区科技厅的指导下,项目组对西藏52个“两区”划定粮食主产县按照分层抽样原则,选择了主要的35个县进行样方布设,共计布设样方159个,建立了主要目标作物解译标志点2443个。通过米级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耕地地块提取数据源,利用自主开发的地块分割算法,提取了35个主产县1050819块耕地地块(约420万亩)。提取的耕地分布表明,受地形影响,研究区耕地主要集中于江河干、支流的河谷阶地、山麓斜坡、冲积扇地和湖泊平坝一带,耕地比较破碎,以小地块为主。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算法,基于无人机航飞数据(包含9553个地块)和目标作物解译标志点样本数据,解译并验证形成了青稞、油菜和玉米种植空间分布数据,解译精度达到85%以上。遥感解译结果统计得出35个主产县青稞种植面积约为310万亩,油菜约为10.5万亩,玉米约为7.3万亩,耕地地块中有空闲地、撂荒、及其它作物等。
区科技厅将持续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和指导,使项目实施取得理想效果,为西藏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联系人:秦基伟 15348996136)
原文链接:http://sti.xizang.gov.cn/xwzx/qnkjdt/202402/t20240222_4046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世界首例克隆西藏濒危牛诞生
下一篇: 区科技厅持续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