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空气环境中制备钙钛矿电池技术获突破
时间:2024-03-02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徐集贤团队揭示了空气环境中制备钙钛矿的退化机理和全过程稳定剂设计原则,实现了常规空气环境中(25℃至30℃,相对湿度30%—50%)一步法制备高效p-i-n反式钙钛矿电池的突破。相关成果2月26日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能源》。
此前,徐集贤团队率先创造了稳态认证效率超过26.1%的纪录。然而,目前这些高效器件需要在惰性气氛内制备,直接转移到空气中制备的器件效率和稳定性都大幅退化,这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和实际应用。实验发现,钙钛矿薄膜的空气制备经历了全过程退化,包括前驱体溶液在水氧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的快速变质退化,主要机制为卤素氧化和有机阳离子的去质子化;空气中结晶过程水合作用诱导的破坏性相变以及缺陷的大量增殖,尤其是在钙钛矿/电子传输界面额外产生的大量p型缺陷对于载流子的输运十分不利,这使得在空气环境中制造高效稳定的p-i-n器件相对n-i-p器件更具挑战性。
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离子液体型的全过程稳定剂——甲酸二甲基胺。甲酸二甲基胺的还原作用以及它与钙钛矿前体的配位键和氢键抑制了有机阳离子的去质子化和卤素离子的氧化,使钙钛矿溶液能够在空气环境和加热条件下长期储存。此外,这种保护作用可以延续至空气中的钙钛矿结晶过程,提高钙钛矿薄膜的结晶度,降低局部孪晶产生和晶粒间表面电势无序度,抑制缺陷诱导的非辐射复合。
这项研究证明了仅进行常规的表面钝化对于空气环境制备钙钛矿是不足的。研究团队在空气环境中制造的p-i-n器件获得了25.4%的实验室最高效率和24.7%的稳态认证效率,接近氮气中制备的同种器件最好水平。同时,研究团队也确认了该技术在宽带隙钙钛矿材料中的普适性,对叠层器件的空气环境制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记者 吴长锋)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21736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