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气温异常可能影响精神疾病发作
时间:2024-03-02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安徽医科大学环境可控因素与重大精神心理疾病研究团队,首次从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的角度探讨新冠疫情发生前后气温变化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发作之间的关联。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心理健康》。
有研究显示,新冠疫情期间,人群精神健康问题突出,仅2020年全球新增重度抑郁症病例和焦虑症病例就分别高达5320万和7620万,迫切需要识别可预测且好预防的环境危险因素。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温异常逐渐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精神疾病发病和恶化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之一。然而,新冠疫情发生后,气温变化与精神障碍发作间的关联特点至今尚不清楚。
为此,研究团队利用精神卫生中心急诊数据,采用环境流行病学领域中经典的时间分层病例交叉研究设计,分析了新冠疫情前后气温变化与精神障碍发作风险间的短期暴露反应关系。
研究发现,短期内气温升高和高昼夜温差均可能增加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发作风险,并且在新冠疫情发生后,气温变化与抑郁症的关联强度明显高于疫情发生前。这表明新冠疫情后气温变化对精神疾病的影响特点已发生改变,为后期突发重大疫情背景下气候变化对人群精神疾病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该论文通讯作者、安徽医科大学教授程健建议:“在日常生活中,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个人防护以应对气温异常天气。这可能有利于降低精神疾病的发作风险。”(记者 王敏)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3-00193-y
原文链接:http://kjt.ah.gov.cn/kjzx/mtjj/1221735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