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关注天津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 “天津是观察新质生产力的一扇窗”
时间:2024-03-09 来源:天津市工业与信息化局 作者:佚名
3月6日中午,北京西直门宾馆一层会议中心。
天津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刚结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就被记者们围住了。面对参差满眼的摄像机、麦克风、摄录手机,陈院士娓娓道来:天开高教科创园、物创海河实验室、高校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作为一系列新举措、新变化的亲历者,陈院士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
“近年来天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特别是天开园从无到有,高标准建成运营后,成为高校师生校友创新创业的热土、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快车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加速器。”陈院士说。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您还有哪些针对性建议?”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您带来了哪些议案建议?”
……
“这是我的微信,欢迎加我微信交流。”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陈院士主动拿出手机,打开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名片,供记者们“加好友”。
“在今天的天津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中,‘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热词。透过答记者问,我们了解到更多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优势和具体举措。可以说是潜力巨大、未来可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罗亦丹表示。
“从天开园的建设到产学研一体化的推动,从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天津始终抢抓机遇、走在时代前沿,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光明日报政治经济部记者鲁元珍会后说,媒体关注的问题都得到了代表们的用心回应,干货满满,“我们将持续关注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成效,将这里的奋进故事讲述给更多人。”
“之所以参加天津团的开放团组会议,源于我对天津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生态的长期关注。”科技日报记者陈汝健表示,天津拥有港口、交通、工业基础、科教资源等多方面条件,又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无论是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大有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讲,天津的发展非常有典型意义,是我们观察新质生产力的一扇窗。”
原文链接:http://gyxxh.tj.gov.cn/ZWXX5652/GXDT9285/202403/t20240307_65550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