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利用羊水培育出类器官
时间:2024-03-09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由羊膜细胞制成的肾类器官。图片来源:Giuseppe Calà
《自然-医学》3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从羊水样本中收集的细胞可生成多种不同组织类型的类器官,而无须终止妊娠。这些类器官可能提供了解孕晚期发育的手段,有助于对先天畸形的研究。
类器官是一种利用人类干细胞制造的三维模型,类似于胎儿组织。目前获取用于妊娠建模的类器官的方法(大多取自死后的胎儿组织)涉及法律和伦理问题,通常只能在受孕后20周至22周内使用,这限制了对孕晚期发育的研究。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Mattia Gerli、Paolo De Coppi和同事评估了从人类羊水中收集的上皮细胞,这些羊水取自12次妊娠(孕期16周到34周之间)的产检。利用单细胞测序,作者描述了这些细胞的性质,识别并分离出了胎儿胃肠道、肾源和肺源的上皮细胞。
为了探索这些细胞是否可用于产生类器官,作者培养了这些细胞,观察到它们开始增殖并自组织成三维类器官,在两周内可见。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细胞会形成组织特异性原生胎儿类器官,即小肠、肾脏和肺,并显示出来源组织的功能性特征。目前,作者能够利用这一技术,从患先天性膈疝的胎儿的羊水和气管液细胞中,培育出再现这种疾病某些特征的肺类器官。
Gerli、De Coppi和同事认为,他们的发现展示了产生胎儿类器官的一种替代方法,无须终止妊娠,从而消除了长久以来的伦理顾虑,并可用于妊娠晚期研究。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或能为在妊娠期间自体衍生胎儿原生类器官提供一个机会,有助于开发先进的产前模型和个性化疗法,并改善对准父母的辅导。他们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这些发现的转化影响。(赵熙熙)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300265/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多尺度浸入式新策略实现3D打印心脏
下一篇: 新型固体材料可取代液体电解质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