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管理

微塑料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时间:2024-03-16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在印度金奈,塑料堵塞了一条河流。图片来源:R. Satish Babu/AFP via Getty

  从食品包装、服装到轮胎、水管,塑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释放出的微小颗粒最终进入环境,可能被人摄入或吸入,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3月6日,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批此类数据,显示了微塑料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科学家对200多名接受手术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近60%的人的大动脉中含有微塑料甚至更小的纳米塑料。在手术后约34个月内,体内有微塑料的人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可能性,是体内无微塑料的人的4.5倍。

  “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验。”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家Robert Brook说,这将成为世界各地进一步深入研究微塑料与纳米塑料风险的跳板。

  科学家发现,微塑料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可以存在于海洋中,也可以出现在母乳或饮用水中;可能飘在空中,也可能随雨水降落。

  这种污染物的存在普遍且持久,通常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分解。由于负责清除废物的细胞无法轻易降解微塑料,因此它们会在生物体内积聚。科学家已在人类血液和器官,如肺和胎盘中发现了微塑料。尽管人们一直担心微塑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但事实证明,这些影响很难被严格评估。

  论文作者、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学内科医师Giuseppe Paolisso和同事知道微塑料会被脂肪分子吸引,所以他们很好奇这些微塑料是否会在血管内壁形成的脂质斑块中堆积起来。

  该团队追踪了257名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该手术通过去除颈动脉中的斑块降低中风风险。研究人员将被切除的斑块置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150名患者样本中看到了锯齿状的斑点,这是微塑料存在的证据。

  化学分析显示,大部分微塑料颗粒由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构成。聚乙烯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塑料成分,经常出现在食品包装、购物袋和医用管道中;聚氯乙烯通常被称为PVC,是全球产量第三大的合成聚合物塑料。

  研究表明,平均而言,在斑块样本中含有更多微塑料的患者,其炎症生物标志物的水平更高。

  Brook说,这暗示了微塑料是如何带来不良健康影响的。如果它们有助于引发炎症,它们也会增加斑块破裂的风险,从而导致可能堵塞血管的脂肪沉积物溢出。

  与斑块中没有微塑料的患者相比,有微塑料的患者更年轻、更可能是男性、更可能吸烟,并且更可能患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不过,由于该研究只分析了那些需要手术降低中风风险的人,因此尚不清楚这种联系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是否存在。

  此外,Brook等人,甚至论文作者都指出,这项研究并没有表明微塑料会导致健康状况不佳。他们表示,这项研究没有分析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等可能是导致人们身体状况不佳的原因,而非塑料本身。(徐锐)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xbl56/300364/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