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资讯

未来的粮食这样种

时间:2024-03-16 来源: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科技日报记者杨仑吴纯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全国两会期间,粮食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

  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看来,人是关键问题。“想要吸引更多人才回到乡村,当地需要有特色产业;同时要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传统农业主要靠人,现代农业关键在“机”。大型农机特别是高端农机具,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肥料投入等生产成本。“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物质装备尤其是农机具是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董事长刘继国说。

  以中国一拖开发的多功能自走式智能辣椒直播机为例,要一次性完成“椒麦套种”农艺下的铺管、覆膜、精量播种以及镇压喷药等多种工序,这台机器的工作效率要比人工作业效率高20—30倍。

  谈及农机行业发展,刘继国建议加大高端农业机械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对农机企业在技术及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对短板弱项装备及“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应用。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迅速。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梨树凤凰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的合作社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成员已有158户,服务带动周边9个村,800多户农民。“从大型播种机到收割机,再到喷洒生物农药的无人机,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等装备,我们都用上了。”韩凤香说。2023年,该合作社实现粮食总产量2000多万斤,让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素质农民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之源。”全国政协委员、佐丹力健康产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丹说。

  他建议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生产主体及涉农经营服务主体专业人员纳入师资队伍,从顶层设计完善培养体系。“围绕产业需求和地方的特色,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让更多的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参与到这项工作中。”韩丹说。


原文链接:http://sti.xizang.gov.cn/xwzx/gnkjdt/202403/t20240312_4070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