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型编辑器实现高效编辑动物基因
时间:2024-03-30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科技日报北京3月25日电(记者马爱平)25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学院副教授张然团队联合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宁团队,开发出一种在动物体内具有高效基因编辑能力的超小型基因编辑器——TnpB,有望成为我国开发基因编辑动物的底层基因编辑工具。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发现》上。
基因编辑技术可精准创造动物的优良性状,在抗病、节约粮食、提高动物福利和环境友好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研发基因编辑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当前大多数基因编辑工具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研发机构和企业手中。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张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2021年,来自耐辐射奇球菌的小型基因编辑器(ISDra2-TnpB)首次被发现,其大小仅有408个氨基酸,只相当于经典基因编辑器中Cas9蛋白的三分之一,因而具有更高的递送灵活性。此次研究团队首次证实该小型基因编辑器可在哺乳动物体内实现高效精准编辑。
不仅如此,该团队还开发出一系列截短的超小型基因编辑器。该编辑器通过缩短TnpB蛋白(一种转座子编码的蛋白)的一端来生成,在哺乳动物细胞和小鼠体内同样具有高效的基因编辑能力。研究显示,仅有379个氨基酸大小的超小型基因编辑器基因编辑效率最佳,可在哺乳动物体内实现单基因或多基因同步精准编辑,且没有检测到脱靶效应。
张然透露,目前TnpB及其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基因编辑能力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对推进我国基因编辑动物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30140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我科研人员发现高速火星离子逃逸现象
下一篇: 新方法使纠缠实验触及众多纠缠度量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