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
时间:2024-04-04 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垠)有“探索物质材料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之称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又“上新”了。3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广东东莞举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会。预计2029年二期工程建成后,装置研究能力将大幅提升,实验精度和效率将显著提高,可为探索科学前沿、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科技利器。
据悉,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建成后中子谱仪数量将增加到20台,并新增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同时,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将从一期的100千瓦设计指标提高到500千瓦。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介绍说,二期工程建成后,装置在同等时间内能产生更多中子,不仅可有效缩短实验时间,还使实验分辨率更高,有助测量更小的样品、研究更快的动态过程。
“装置能力的大幅提升,有时候比从无到有建一个还要难。”王生坦言,二期工程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加速器。他说,一次把加速器的设计功率提升5倍,这在其他同类装置中是没有过的,他们在一期工程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这些需求,并且做了技术预研。
如今,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已在关键技术预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比如,国内首台高功率高梯度磁合金加载腔正式投入运行,P波段大功率速调管顺利通过验收,中子探测器、中子导管、中子极化器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这些都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的成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完成国家验收、投入运行以来,注册用户已超过6000人,机时供不应求。截至目前,已完成1500余项国内外用户实验课题,涵盖了能源、物理、材料、工程等多个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取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张俊荣举例说,中国散裂中子源对国产高铁车轮进行内部深度残余应力测量,给出了高铁车轮完整的应力数据,对高铁安全性和提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时原位测量,研究汽车锂电池的结构特征和锂离子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输运行为,为提高锂电池性能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原文链接:http://gdstc.gd.gov.cn/kjzx_n/gdkj_n/content/post_43997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