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完成4000米水域深海大型海洋动物监测研究首个监测研究航次
时间:2024-04-13 来源: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陈涛研究员团队联合汕头大学刘文华教授团队开展南海深海动物监测追踪及多样性评价技术研究,完成了对南海北部4000米深海域以鲸豚为代表的大型海洋动物首个监测研究航次。本次考察对于了解南海北部4000米水深海域大型海洋动物物种多样性、分布和威胁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深海大型海洋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对深海营养物质循环和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南海水域是我国深海面积最大的海域,南海大型海洋动物对南海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对海洋大型动物的相关研究极为匮乏。此外,大型海洋动物的监测研究高度依赖先进的海洋探测技术和装备,开展大型海洋动物的监测研究对于推动深海科学和技术装备的进步和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海大型海洋动物也是仿生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开展深海大型海洋动物的监测研究对于国防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考察航次历时13天,航程超过4000公里,由南海所方亮博士担任航次首席。考察团队采用截线目视考察、空中遥测、被动声学和环境DNA技术对调查水域的大型海洋动物进行了多学科的立体监测,考察过程中目击到了数量庞大的大型海洋动物,包括抹香鲸、领航鲸、瑞氏海豚、点斑原海豚和鲨鱼等,同时采集了大量的动物照片和视频、动物声学数据和环境DNA水样。考察过程中还对调查水域大型海洋动物的主要生存威胁因素进行了记录。
基于本次考察的结果和经验,考察团队将与相关项目合作单位持续深入开展深海大型海洋动物的监测研究工作,促进深海大型海洋动物立体监测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发展及相关学科的进步,同时协助主管部门推动南海大型海洋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本航次得到了海南省科技计划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技创新联合项目(2021CXLH0004)、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2230413)和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32202937)等经费资助。
原文链接:http://dost.hainan.gov.cn/kjxw/mtjj/202404/t20240412_36448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海南:开辟商业航天新赛道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