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发展

“中国天眼”发现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高度随机

时间:2024-04-21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垠陆成宽)“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有新发现!利用“中国天眼”的丰富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分析构架“Pincus-Lyaponov相图”,能够深入刻画宇宙间的神秘爆发信号,有望最终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4月12日,该研究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综合性期刊《科学通报》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李菂介绍,基于全新的相图,团队发现快速射电暴在时间—能量二元空间上游走接近所谓的布朗运动,也就是表现出了高度的随机性。

  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短暂而强烈的无线电波爆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快速射电暴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足够驱动人类社会万亿年。2007年,人们第一次发现快速射电暴,但迄今为止,这些强大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还不得而知。

  科学家猜测,蕴含着极高能量密度的所谓致密天体,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很有可能是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中子星的信号像灯塔一样,规律地扫过地球,非常稳定。如果快速射电暴是由这样的天体发射出来的,那么能否看到规律出现的快速射电暴信号呢?遗憾的是,以往诸多研究试图寻找快速射电暴在毫秒到秒量级的周期,但都以失败告终。这就要求科学家重新考虑快速射电暴的发射方式。

  《科学通报》杂志同期发表了快速射电暴领域理论专家、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张冰的点评文章,称“这一创新方法促使理论家深入思考爆发现象的物理机制,从而进一步应用于‘中国天眼’的大数据集合,检验其揭示的物理规律的普适性”。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304164/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