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四聚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时间:2024-04-21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一是聚力研发能力提升。实施“两清零”行动,全市120家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和18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均已实现清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6.9亿元,同比增长12.1%;研发投入强度达1.34%,较上年提升0.09个百分点。
二是聚力创新平台增效。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累计孵化及引进企业32家,其中高企3家,产值超1000万元2家;六安高新区与安徽大学签约共建安徽大学科技园六安分园,目前已推介产业化项目9个,其中1家企业已落户六安高新区。六安市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持续推进战略合作,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12项、项目需求9项。新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企业研发中心4家。全市5家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总数达214家。
三是聚力创新人才赋能。坚持科创项目和科技人才的“双向奔赴”,7家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实施的项目均已实现产业化,其中中钢联吕林团队成功攻克镍基合金和哈氏合金的相关技术难题,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全市科技特派员已动态发展到2520人,实现全市1794个行政村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全覆盖。12个省级科技特派团转化四新成果45个,服务企业111家,在2023年全省科技系统乡村振兴考核中,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四是聚力创新环境优化。成功举办安徽“双创汇”走进六安活动2场。制定《六安市科技型企业“白名单”管理制度》,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逐月协调解决69家科技型企业14.215亿元融资缺口;举办“全市科创企业发展银企对接会”和“共同成长计划”走进六安高新区活动,签约金额共计15.82亿元。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科技贷款余额达156.42亿元,同比增长22.22%。
原文链接:https://kjt.ah.gov.cn/kjzx/jckj/1222701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 阜阳市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最新信息
- 2025-08-08宿迁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生...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