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法制

安徽“双创汇”走进铜陵暨第二届资源型城市矿冶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交流及产业推进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4-05-27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5月25-26日,安徽“双创汇”走进铜陵暨“第二届资源型城市矿冶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交流及产业推进会”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沈政昌,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静,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涛,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彦卿,铜陵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刚,铜陵市政府副市长吴强,铜陵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古劲松,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新付等出席。

  王静在致辞中指出,安徽正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安徽“双创汇”是安徽精心打造的创新创业品牌活动,旨在聚焦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近年来,铜陵市以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为引领,科技创新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循环经济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具有铜陵特色的经验做法,在矿冶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上不断取得突破,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孔涛在致辞中指出,铜陵始终秉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低碳发展理念,坚持“以废治废”减存量、注重“变废为宝”增效益,努力变固废“包袱”为资源财富。真心期待各研究机构发挥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铜陵转移转化,帮助铜陵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标杆城市,期盼各位专家学者将铜陵作为新技术、新项目实施的“试验场”“示范区”,共同开辟固废综合利用的产业新蓝海,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积累经验、提供样板。

  会上,铜陵市人民政府和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建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新一轮合作协议书》;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铜陵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联合推进铜陵地区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合作协议》。王运敏院士作题为《金属矿山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韦洪莲作题为《我国固危废环境管理形势及无废建设进展》的报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保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周连碧作题为《大型有色金属矿区环保督查整改案例评估》的报告。

  会议同期举办了“矿山固废充填工艺及材料分会场”“矿冶固废无害化及综合利用分会场”“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壤修复分会场”等3个分论坛,来自全国高校院所及企业的2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发布科技成果27项。与会代表在会后共同赴铜陵铜冠建安新型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大宗铜尾矿规模化增值消纳利用中试生产线和冬瓜山铜矿尾砂胶结充填现场进行考察交流。

  本次会议由安徽省科技厅和铜陵市人民政府指导,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铜陵市科学技术局、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铜陵)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承办。


原文链接:https://kjt.ah.gov.cn/kjzx/gzdt/1223346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